近年來,國內產能過剩使得不少行業,尤其是高端裝備制造行業的經營舉步維艱,“走出國門,布局海外”成為不少裝備制造企業打破經營困局的首選。而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裝備制造企業“走出去”有了更加便利的條件。
今年1月份,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鼓動力”)與捷克EKOL,spol.s.r.o.,(以下簡稱“EKOL”)公司正式簽屬股權轉讓協議,并于捷克當地時間6月26日上午在捷克布爾諾市正式舉行股權交割儀式。EKOL公司是中東歐地區中型蒸汽輪機制造商,在工業驅動型汽輪機上占據很大優勢,其產品在汽耗等指標上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據陜鼓動力和駐捷克使館經濟商務參贊程永如介紹,陜鼓動力此次斥資5000多萬美元收購捷克EKOL汽輪機公司,是近年來我國在捷克制造業領域的最大一筆投資,約占我國對捷克投資總額的17%。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規劃建設的優先領域。目前,除了陜鼓動力等高端裝備制造企業,包括高鐵、核電等在內的多個裝備制造領域的企業也已開始圍繞“一帶一路”謀篇布局并“借船出海”。
今年5月,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其旗下的中鐵二院集團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與俄羅斯企業組成的聯合體已中標俄羅斯莫斯科-喀山高鐵項目的勘察設計部分。中國高鐵“走出去”獲得重大突破。今年以來,我國與法國、阿根廷、南非等多個國家也簽署了核電站領域的合作協議,并將在巴基斯坦承建6座核電站,同時向其出口更多的核反應堆。
從推銷中國高鐵、中國核電到推銷中國裝備,李克強總理一直致力于推動裝備制造業產能“走出去”。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加快推進,我國裝備制造“出海”也呈現加速趨勢。
商務部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裝備制造業對外直接投資持續增長,達到9.6億美元。與此同時,裝備制造業相關設備的出口也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今年前兩月,我國鐵路設備,包括鐵道及電車道的機車、車輛及相關零件的出口超過6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長了51.8%。發改委公布的數據也顯示,我國裝備制造出口增速遠遠高于其它消費品出口。僅2014年,我國裝備制造業出口額高達2.1萬億元,占全部產品出口收入的17%,其中鐵路機車出口額近4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0%。
商務部、發改委等多個部門曾表示,將采取多項措施繼續推動我國裝備產能“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日前,工信部聯合中國進出口銀行發文,為裝備制造企業產品出口及整體“走出去”提供融資保障。在“一帶一路”全球大戰略下,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有望迎來快速發展的重要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