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李樸民6月30日稱,按照國務院要求,國家發改委近日謀劃推出4個新的重大工程包,分別是城市軌道交通、現代物流、新興產業和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這是自去年推出7大類重大工程包后,發改委繼續實施的投資政策,以達到進一步拉動經濟增長的目的。這對壓縮機企業來說,無疑是個利好消息,意味著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已經到來。
城市軌道交通是利民的重大工程包。發改委已經梳理提出了68個2015年到2017年宜新開工建設的重大項目,預計到2020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將建成較為完善的軌道交通網絡,南京、重慶、武漢、成都等城市建成軌道交通基本網絡。城市的發展,勢必有能源的需求。軌道交通的建設和投用都離不開壓縮機的身影,其建設和維護運營,將會帶來壓縮機等裝備制造業的消耗。近年來,一些壓縮機企業紛紛投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中,將軌道交通作為主營業務之一,積極參與武漢、大連等地軌道交通建設。
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讓現代物流不得不與時俱進,強化與“互聯網+”的融合。但是,我國物流業供應鏈并不完整,末端配送存在一定缺失。壓縮機技術的發展,或將為此難題提供解決之道。如國家鼓勵發展純電動、天然氣等新能源汽車,將給壓縮機產業帶來新的機遇。
國家戰略性七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基本上都直接或間接與能源行業產生關聯。有了政策的支持,壓縮機行業積極投身于新興產業,可以預見在未來將得到更為長足的發展。作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必備產業之一壓縮機產業,將在世界上投產垃圾發電站項目,高鐵建設。
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這是“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重要體現。而其中的核心,便是主打“中國裝備”。目前,中國裝備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規模不斷增加,技術裝備水平不斷增強。從國際合作領域看,我國已經從過去的一般加工業、一般產品的貿易出口,逐步轉向技術、資金、裝備的集成化出口——高鐵、核電等高端裝備正在進入國際市場。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個新的重大工程包出臺之時,便是“藏器萬千”的壓縮機企業大展宏圖之時。當然,機遇往往也伴隨著風險與挑戰,企業應做好防控準備以從容應對。